解析2015GMAT阅读机经之月球形成的三种学说

时间:2015-09-22 09:54:03  / 编辑:liliang

  GMAT机经是备考GMAT考试的神器,因此为了助力大家的GMAT阅读考试,一诺留学小编第一时间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15年8月GMAT阅读机经之月球形成的三种学说的相关内容,供考生们参考使用,希望对各位备考能有帮助。

  月球形成的三种学说

  V1【段落大意】:

  第一段:早在Apollo登月之前,就对月球的形成有三种学说:

  (1)分裂说fission:地球甩出去的

  (2)同源说concurrence:和地球一起形成的

  (3)俘获说capture:独立形成

  第二段:

  登月后采集了样本数据和研究成果,发现三种说法都错:

  (1)假设:如果是fission,crater应该很厚。但是……:反分裂;

  现在的地月系统应该转得更快(spin)。但是……:反分裂;(Q2)

  应该还有很多小的卫星体在地球周围。但是……:反分裂;

  (2)假设:如果是capture,月亮这个独立的星体应该运动的很慢,才会落入地系:反俘获;(Q3)

  (3)假设:如果是concurrence,它应该具有和地球类似的组成,但是发现……:反同源;

  (2)证据:月球上的活泼金属(volatile mental)比如锌铅(zinc, lead)含量比地球少很多:反分裂、同源;

  (4)证据:月球core size很小,和地球不像,也不可能独立小星星:反同源,俘获;(Q4) (Q5)

  第三段:提出新理论:collision学说。

  (1)活泼金属少:因为地球和另一个宇宙中的物体擦肩而过,温度高而挥发

  (2)core小:因为撞偏了;

  (3)转速:因为有角度撞击,所以变慢了。

  【题目】:

  Q1:主旨/结构

  Q2:如果fission成立的话月球会是什么样子?

  Q3:如果俘获论是正确的话,如何加强?

  Q4:哪个会削弱the objection to俘获说capture?(注意!双否定!)

  Q5:以下哪个点成立会削弱科学家对concurrence的结论?

  (参考:月球的core其实比科学家预测的更大一些。)

  V2【段落大意】:2014.8

  第一段:

  有关月球的成因科学家们有三派观点。1)月球是和地球同时形成的 2)月球本是宇宙中游走的天体,被地球俘获。3)月球是地球飞出去的一部分慢慢形成的。

  第二段:

  这三派观点都有说不通的地方让科学家很纠结。1)如果月球是和地球同时形成的,它应该具有和地球类似的组成。但是发现月球表面锌还有别的一个金属的含量很低(不确定高低) 2)如果月球是被地球俘获的话,那地球和月球现在的转动应该更快(不确定高低)3)如果月球是从地球飞出去的部分,他的crater似乎太薄。

  第三段:

  一个NB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可以解释月球的一些特点。貌似说是地球被一个天体撞了下,撞出去了部分,同时由于撞击产生的高温把部分物质气化了,撞出了特殊的物质,使得月球composition特别。最后一句记得特清楚,科学家觉得当时是撞偏了,不是head-on撞上地球的。这里问了细节题,所以第二段很重要。

  如需了解更多出国留学的相关信息,欢迎拨打一诺留学的免费热线400-003-6508或者010-62680991进行出国留学咨询,或者点击一诺留学官方网站http://www.yinuoedu.net/页面的“在线咨询”与一诺留学专家直接对话。微信订阅号:留学圈 (微信帐号:yinuoliuxue )

免费发送到我的邮箱:
推荐专家
  • 姓名:胥鹏

专业资历

加入一诺留学前就职于太傻咨询北京总部,从业多年以来,服务过数百位客户,作为主管监管过几千名学生的申请材料。善于发现学生的本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本质上深入发掘学生的亮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申请计划。在太傻供职期间,连续4年担任太傻留学高峰论坛主讲人,在国内各著名高校巡回演讲,深入浅出的讲座风格受到众多高校同学们的喜爱。

成功案例

从业以来,帮助多名学生成功申请到自己理想院校,其中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罗彻斯特大学,华威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顶尖名校,并多次指导学生成功获得奖学金。

向他提问

  •  
  •  
  •  
  •  
  •  
  •  
               

关注一诺留学微信

关注一诺留学微博

版权所有@2012-2016    一诺留学网    京ICP备12034294号-1

联系电话:400-003-6508  010-62680991     传真:010-82483329     邮箱:service.bj@yinuoed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