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GMAT逻辑考试方法

时间:2015-08-05 15:43:34  / 编辑:liliang

  只不过,逻辑题目,在我看来,不光在考你的思维推理能力,它贱就贱在,很多条件不是顺序出现的,有隔断,还有补充的背景知识,等等;这些因素造成了推理的困难,但是试想,他出题要么就是加一些无关条件,要么就是打乱顺序,如同拼图,掌握了基本的分析步骤,加以练习,那不就可以快速分析么,这一点在后面会详细讲。

  我现在说的是,可以尝试用逻辑链来分析题目,但是并不是每道题目都会有一个鲜明的逻辑链,但是推导过程中,往往可以找到关键的考点,后面也会重点讲这点,这一部分先讲一下大体的思路。

  同时,如果你在看题干的过程中,有这种感觉:题目总有点不对味儿,要么缺了点什么,要么多点什么,要不就是感觉说得有点偏激。有这种感觉,很好,他 GMAC既然要出题,当然不可能给你一个完美、缜密、毫无漏洞的题干,不然还出什么题。你感觉到有漏洞,有多余或者偏激的地方,也许就是关键的考点,但是往往是,感觉有了,找不到点。说明一个问题,你的思维还没有成体系,基础 OK,需要加以分析,完善。

  说到题干看完了,正向思维完了,逻辑链推导出来了,很多题目可以着手做了,但是还有一部分题目仍然无从下手。这时候就要用到我之前提到的逆向思维了,把已经推导出来的逻辑链,逆向分析。我在看Lie To Me的时候,有一句话说得好:”It’s easy to tell a lie in ascending order, but hardly do so in descending order.” 漏洞会在逆推中放大。

  举个例子:

  Although fullerenes--spherical molecules made entirely of carbon--were first found in the laboratory, they have since been found in nature, formed in fissures of the rare mineral shungite. Since laboratory synthesis of fullerenes requires distinctive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his discovery should give geologists a test case for evaluating hypotheses about the state of the Earth's crust at the time these naturally occurring fullerenes were formed.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f true, most seriously undermines the argument?

  背景:fullerenes(我也不知道是啥)在实验室和自然中都被发现。

  推导:在实验室中,F需要独特的温度和压力来形成?(此实验)可以用于衡量F在自然

  中形成时的地壳状态

  削弱:题干在建立两者的联系。削弱结论,则推导出结论的条件无法成立。

  分析:实验室的现象不适用于自然界现象的研究。削弱实验与自然界间的联系,建立差异。

  如需了解更多出国留学的相关信息,欢迎拨打一诺留学的免费热线400-003-6508或者010-62680991进行出国留学咨询,或者点击一诺留学官方网站页面的“在线咨询”与一诺留学专家直接对话。微信订阅号:留学圈 (微信帐号:yinuoliuxue )

上一页1 2下一页
免费发送到我的邮箱:
推荐专家
  • 姓名:张征

专业资历
加入一诺留学前,曾任职于太傻咨询北京总部,先后担任咨询部理工组组长、文商组组长。后在天道留学担任高级咨询经理,有多年的申请经验,对北美研究生申请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熟悉欧美教育体系。从业以来先后为多位学生提供过咨询指导。
成功案例
从业多年以来帮助多名学生获得顶尖名校的录取及奖学金,其中不乏有MIT,Stanford University,Yale,Columbia University,UC-Berkeley,Cornell University,Cambridge,University of Oxford等顶尖名校。
向他提问

  •  
  •  
  •  
  •  
  •  
  •  
               

关注一诺留学微信

关注一诺留学微博

版权所有@2012-2016    一诺留学网    京ICP备12034294号-1

联系电话:400-003-6508  010-62680991     传真:010-82483329     邮箱:service.bj@yinuoedu.net